网站描述:
★ 井陉简介
井陉县地处冀晋交界,总面积1381平方公里,辖10镇7乡321个行政村,人口33万。有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中国文化百强县、中国拉花艺术之乡、中国感恩文化之乡,省级园林县城、文明县城等称号。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北距雄安新区210公里,到首都北京300公里,县城距离省会仅8公里。境内307国道贯穿全境,4条高速穿县而过,高速出入口达到13个,是省会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矿产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钙镁之乡,全县石灰石储量达130亿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含钙量55%以上,在全国首屈一指,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钙镁盐分会秘书处设在井陉。目前碳酸钙产业完成提档升级,产能达到130万吨,产品质量品质大幅提升,争创国家驰名商标1个,产品远销1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是石家庄市唯一的纯山区县,山场面积13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6%,是全国绿化模范先进县。境内绵河、冶河四季绿水长流,有万亩以上灌渠3条,有省级生态湿地1处(冶河湿地),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仙台山),省级森林公园4个(藏龙山、洞阳坡、南寺掌林场、祖山),其中,藏龙山还是国家野生连翘公园。文化旅游资源丰厚。是全国首批千年古县,也是全国唯一的传统村落保护区。有国家级传统村落44个,历史文化名镇村8个,国省级非遗38项。近年来在加快苍岩山、仙台山、祖山等传统景区提档升级的同时,借助协办、承办省市旅发大会机遇,打造了南横口陶瓷水镇、于家石韵小镇、大梁江梦古小镇、吕家剧境小镇4个观摩景区,旅游产业日益成为全县重要的支柱产业。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6.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2%,增速在全市9个转型升级重点县排第1位。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9亿元,增速在全市9个转型升级重点县排第2位。
★ 概述
在井陉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见义勇为的仁人志士,也不乏富有才华的文人、学者、能工巧匠、民间艺人。他们或著书立说,或从事艺术,或修建古刹,创造了绚烂多姿的古代文化,为祖国的文化宝库增光添彩。无论是苍岩山的桥楼殿阁,雄伟的长城关隘,还是各地的金石碑刻、名瓷古玩,以及琴棋书画、戏曲歌舞、花灯面塑都闻名遐迩,引人瞩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井陉文化艺术的发展,多彩多姿,灿烂辉煌。被誉为祖国民间艺术一枝奇葩的"井陉拉花"曾两度进京演出,受到周恩来、朱德委员长的亲切接见,得到好评。井陉的晋剧也以自己独特的地方色彩进京演出,为井陉人民争得荣誉。历代流传于井陉境内的"竹马"、"抬扛"、"跑驴"、"旱船"等民间艺术,品种繁多、风格别致,颇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井陉的文化艺术更加兴旺,戏剧、曲艺、电影、广播等事业蓬勃发展,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大发展。在文艺方面更是人才迭出,许多人加入了河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协会。他们在省、市级报刊发表文章,展出作品,并多次参加省、市文艺会演,为井陉人民争得了荣誉。
近年来,井陉的文化体育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随着人们的文化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文化的追求和参与也越来越多、越大。为了满足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县委、县政府先后投资800余万元,建起了"井陉文化中心大楼"和"井陉宣传文化中心大楼",使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1985年后,井陉县以文化馆为主要阵地,聘请省、市专家,对县域内热爱文学、书画、摄影等方面的人才进行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文化人才。除此之外,还积极鼓励人们组织民间文化组织,使井陉的文化氛围更浓、更强,既丰富了城乡人民的文化生活,又保存了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井陉的体育事业发展很快,各种体育组织不断产生,并积极开展活动。群众体育活动遍及城乡。在省市举办的各项赛事中,连连夺冠,截至2004年底,共有39项创河北省纪录,2项创全国记录,1项创世界纪录。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使井陉的知名度不断提高,1996年,井陉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称号,1999年,被河北省评为"文化先进县"。
★ 民俗文化研究
井陉历史文明源远流长,人文景观渊懿朴茂,闪耀着古朴而原始文明的璀璨。悠久的民俗文化长河之中,不仅有着个性的建筑等物质文化,而且还有丰富多彩的、相对统一的民间行为和思考方式,有区别于政令法规约束而自觉遵守的风俗习惯和历代相传的生活模式。这些,铸就了井陉大地民俗文化大厦的基石。
民俗文化,重在"俗"。约定俗成,反复出现,又被广泛遵行。它既包罗万象,制约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审美标准,它又那样琐细具体。衣食住行,喜怒哀乐,无不显出民俗的痕迹。因而,它又是一种使万物凝聚,使人们亲合的文化。民俗文化,重在于"民"。辟土植谷,弄土成器,是其生存手段;乡野,村镇,市井,是其生存环境;红白喜事,相贺相吊,是其交际形式。种种世态人情,道德规范,无不真切地袒露于民俗文化之中。因而,了解井陉民俗文化,就能了解广大阶层社会的生活史,就能发现创造井陉历史的芸芸众生的心路历程。
历史上研究井陉民俗文化的乡贤绝非一人,但见诸文字且传世的仅有几种县志,寥寥几人,且极简的笔墨概述。井陉民俗文化的梳理抢救工作势在必行。我们今天把不断移步换形的民俗文化整理、收集、分析、探源、追流,既要着眼于历史进程中的传统,又要关注现当代的需要;既要弘扬传统民俗中优秀风尚,又不掩饰回避其中封建性的陋习鄙俗。必须以科学和理性的态度,正视历史,关注未来,促使社会习尚向科学进步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移风易俗,提高全民族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整体素质的宏伟目标。
井陉民俗文化作为民族民俗文化中的一支极小分支,难免感到它的多侧面存在所带来的扑朔迷离和难于把握。因而分析、认识它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指导理论。民俗文化是穿越各种性质社会的大众文化,因而积层繁复,错综复杂。尤其是古代通过口头对民俗事项的传承,传承者的主体精神无不渗透进去,使之形成的社会缘由与时代背景更加隐晦,甚至不易追溯其原生态。
民俗传承的渠道一般有四种。其一是由血缘路线传承。以家族和血亲关系为纽带,从儿童时期就口授心传。以传延民俗事项为由,同时传授者的气质、心态、好恶、秉性也延续下来,如今井陉的 318 个村庄,其中 137 个村是由本县村庄的扩展、家族分支迁建的。可见有一半村庄的出现都与原来人口有着密切的血缘联系。其二是地缘路线传承。井陉虽为古赵,却毗晋接燕,井陉 91 个村由境外迁入,其中由山西移民的 55 个村间接告诉我们,井陉三晋民俗的渗透是怎么来的。"远亲不如近邻",同村同乡同一地域,是同化人们感情、密切人际关系的重要因子。共同的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中频繁接触,易于在传统民族心理基础上促成共同的文化心理结构。如井陉人对三皇姑的崇祀和对各自村里神庙的祭拜,都受地缘文化圈的影响。其三是业缘传承。主要指同一行业内部,进行具有行业特点的民俗事项传承。井陉陶瓷业是一大古老的民俗实业。在行业民俗传承中,通过技术转让、制度规范等表相下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总结,从而推动了社会进步,是更实用的民俗传承。其四是社会传承。千百年来,井陉的男人不少在外面闯荡江湖,与外界进行广泛文化交流。井陉古驿路附近的村庄常常接触外地商贾,一定程度上也形成了农耕之外自己独特的民俗氛围,促进了地域民俗文化的渗透和成熟。井陉民俗文化存活于井陉民众生活中,实践性是其最大特点。作为一种上层建筑,它不能脱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产活动和井陉的社会经济基础。这就决定了它又是一种自发自选的下层文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有样学样,人云亦云的从众性,是民俗文化的又一特点。它的发展不会是匀速直线运动,在当今信息时代,旧的狭隘封闭、约束人天性的封建性习俗,时时被人们毫不犹豫地抛弃,而代之明快又不乏深沉意蕴的新民俗,无不昭示着改革开放后井陉民俗的巨大变化。
★ 艺文创作
艺文者,著述与诗文汇编也。井陉地处偏远之地,畿辅要冲,关塞名胜林立,虽地瘠民贫,然物华天宝。登临斯处,心旷神怡,醉物而忘情矣 ! 故历代名家多涉足于此,把酒临风,题诗挥笔,饶有佳作留传于世。有联云:"六塞雄风,古道苍烟,三千年风月云漫漫;五陉胜景,山城秀色,二百里景观曲悠悠"盖抒形胜之壮美也。邑人擅作诗文者甚多,自唐代文学家崔行功修史作文成多卷皇皇巨著后,继之许国壁、刘应中、马席珍、梁韩镇、吴郡三、蔡承泽诸乡儒,以诗词名世,文采飞扬,不乏传世佳作。当今文化繁荣,人才辈出,著述多达数百部,且题材广泛,立意深刻,自成特色,可谓洋洋之大观。
井陉书画艺术,历史上宋元以前虽无文献确考,然境内碑刻、壁画大量存在,且技法精湛,韵味悠长,地域特色显著。据记载,早期乡邑书家霍叔瑾,其书法"为上所许,屡蒙恩赐",其余许权、霍元璋、陈畴等人,书画各有所长,均为一时之俊彦。 井陉因其为关塞要地,背水阵、苍岩山远近驰名,文人雅士造访不绝,范志完、祁隽藻、李苦禅、楚图南等古今大家在境内均有留作。现代井陉书画蓬勃日上,霍济光、谷彦儒、萧朗、李悦民、谷文达、梁岩、李夜冰等书画造诣精深,卓然大家,影响遍及国内及海外。诸多创作者在各级书画展览展事中获奖,省级以上书、美协会员达百余人。独特的地域风情滋养着书画创作者,人才济济,被业内人士誉之为"井陉现象"。戏剧系井陉之传统文化,自其传人境内始,就得到乡人之偏爱,其间从艺者废寝忘食,好戏者如痴如醉,一时名伶竟出,戏班涌现,遂享有"戏乡"之美称。境内主要剧种有:晋剧、丝弦、豫剧、河北梆子、评剧等,其中以晋剧为最。 1952 年,井陉晋剧团成立,剧团功底扎实,演 技精湛,深得好评。 1961 年,剧团应邀人太原演出,三处折子戏,艺压群芳,轰动并州。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丁果仙、牛桂英等纷纷收徒授艺,以致演技大进。新时期,戏剧呈萧条之象,然井陉晋剧宝刀不老、雄风犹在,终年演出不断。
井陉之民俗丰富多彩,向有"民俗文化之乡"之称谓,除井陉拉花质朴典雅,名扬华夏外,境内尚有:跑驴、转歌、颠杠、社火、秧歌、旱船等诸多民俗表演形式,可谓"一月当空,群星璀璨"。井陉拉花至晚产生于明、清时期,经历代艺人之传承,形成"含蓄大方,质朴粗犷"之表演风格,具有极高之文化价值。新中国成立后,井陉拉花多次进京表演,受到了朱总司令,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与褒奖,并多次荣获大奖,誉满中华,蜚声海外。音乐之提高,摄影之普及系时代进步之结果,已有众多的爱好者与参与者,且取得一定的成就,成为新时期境内的文化亮点。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古老、丰厚的井陉文化,不仅是井陉人之财富,她是中华文明之一草一木,当与国人共有。其灿烂之历史文化,必将服务于井陉之经济建设,使井陉更加美丽和富饶。
★ 历史文化
井陉——历史名地。其名著,一则曰"天下险塞",再则曰"兵家必争",此固其然。然而,历史的时空毕竟战乱时少而和平的年代长。即勿论战时平时,深处太行腹地的井陉先民都为古老的中华文明作出了特殊的贡献。现存的这些硕果,对于先民,那是他们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对于今人,这是不可再生又无比珍贵的历史遗产,它们映证着井陉乃至东方华夏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对于来者,即后世子孙,它们又是倾注过我们的保护之功而传承的民族之魂。它们有些久已闻名,有些或许刚刚同读者见面,令人惊讶:兵家必争的险塞之地还有如此伟大的创造 ! 这就是文物古迹神奇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启迪与教育作用。
1990 年河北省旧石器调查小组在孙庄乡东元村傍河台地发现了旧石器。著名旧石器考古专家谢飞研究员给出的鉴定结论是属于山西X(右框里一合字)河大石器文化系统。这一闪电般的信息,瞬间昭示了冀晋交通链上古人类开拓的足迹,将井陉乃至整个石家庄地区的历史由已知的五、六千年上推到五六万年以前。测鱼、西葛丹等仰韶文化遗址的发现,揭示了先民们定居于斯、发展于斯的遗迹。石桥头、杨树岭、微新庄、南良都、北岭坡、威西街等十余处龙山、先商遗址的发现,不仅使得井陉早早地发出了中华古老文明的光辉,而且如同1992年专家已指出的井陉是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的商先民曼族的族源地,是商文化起源的祖地之一,绵蔓水,盖因曼族而得名。蔓葭城 ( 今威州 6410 工厂处 ) 是迄今已发现的井陉最早的古城,它是中山国都灵寿西南的首座重镇,属于王畿卫城。矿区天护城,乃肇基于战国赵之"五陉",是秦汉的井陉治所。天长古城的出现时间有唐代文献可证,是唐天长军,宋天威军的塞城所在。东出土门,西度故关、娘子关, "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井陉口内古道,就是将上述三座古老的城池一线相穿,成为中国最为驰名的古驿道之一。汉初著名的"背水之战"走的是这条古道;秦末始皇韫椋过井利用了这条古道;而直接导致中山国灭亡的战国蔓葭之战则开通了这条古道。至今,这条古驿道的遗迹尚历历可考。"荜路褴缕,以启山林",井陉先民生息维艰,于家石头民俗村,正如石罅生翠柏,是这方土地所孕育出的千古传承的石头文化的真实写照和缩影。被誉为东方巨龙和民族脊梁的万里长城,经查,其井陉段北起三县 ( 井陉、平山、盂县 ) 垴之达滴岩口,中经娘子关、故关属段,南抵控扼甘陶河的杨庄口,长度近百公里,起修自明嘉靖,止于明崇祯,是明内长城的组成部分,可谓一直修到了明亡为止。特别是杨庄口拦河长城——"九江口地束火城",根据创修碑文,实际是同山海关九门口水关长城结构完全相同的御守工事,是为防堵李自成义军自晋人冀而筑。就明长城史来说有着重要的补证价值。
东方古典艺术奇葩之一的中国汉传佛教文化,亦在这方土地留下了圣迹。龙窝石窟寺,当年驿道由寺中经过,其实可纳入驿道文化加以考察。中国一绝的苍岩山福庆寺,那敞肩独拱石桥跨涧飞构,比享有"长虹饮涧"之誉、世界知名的赵州大石桥饮涧之势来的更为形象和突出。桥上起殿,雕甍凌空,望若仙宫。公主祠在妙法莲花经塔的映衬下,烟霞缭绕的暮霭中似蕴藏了无数的玄机;殿内壁画、彩塑,定格了当地民间的千古奇传。尤为奇 特的是山半悬寺,而山上竟然又山居石室,鸡犬桑麻——"窍开别天",仿佛仙境之上幻化出了天上人间的海市蜃景。倒置仙凡 ! 在山林寺庙中堪称化境的奇妙创典,举世无双,不可再遇。
1989 年开始发现的井陉窑,经 1993 、1998 、1999 、2000 年几次抢救发掘,渐渐露出了它的神秘面容。大家知道,白瓷的产生是世界制瓷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创举。距今一千四百年前的隋代,井陉窑烧造出了白瓷,显示它同河北的邢窑、河南的巩县窑一并成为迄今所知中国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烧制白瓷窑口的三鼎足之一。唐代,发掘所获证实井陉窑生产各种极其精美白瓷制品的同时,还烧造出了有别于陕西、河南及同省的邢、定两窑而独具特色的唐三彩。井陉窑出现了第一个盛烧期。"官"字款器在窑址中的发现直接说明类银类雪的唐白瓷中应有不少井陉窑的产品。其妆饰手法多样 ,珍瓷琳琅。北陉窑址区晚唐墓精细白瓷塔式罐,三彩塔式罐;冯家沟窑址区唐墓所出瓷塑鞍马散乐吹奏俑等,即其时的代表之作。宋代,继在天长古城所在地烧制出大量的属于此窑独造的刻款"天威军官瓶"。金代井陉窑发展到鼎盛期。其精品不仅十分难能地在胎质釉色上保持了唐宋的高超水平,器形品类,尤其妆饰花色,烧造技艺都有重要的创新。论印花,以河东窑址一次性出土十二件完整的印花模子为证,业已超越了定窑。论发明,那小小戳模的出土,使得文献失载,而南北各窑口历年发掘所不见,陶瓷考古界所未知,制瓷工艺中已失传的一种技法——戳印点彩得以重新面世 。庞大的信息提供给文物部门,并将自己收集到的其中四件主动上交,分文不取,事迹十分感人。又如城关退休老教师杜慎庭,自发成立义务古城文物保护所,拿起法律的武器对破坏井陉窑,破坏古城文物的行为直面抗争。他们是井陉的优秀分子,井陉人民的真正代表。
天公赋予这片土地以奇山胜水,先民即凭借这得天独厚的物质资源创造和传留了这一方名地的特色历史文化,永久地散发着璀璨的光芒,发挥着无尽的社会功效。
sthjj.beijing.gov.cn
wjw.chengde.gov.cn
jgsw.tj.gov.cn
lyj.qhd.gov.cn
tyj.sh.gov.cn
fgw.xingtai.gov.cn
dantu.gov.cn
chinaqinglo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