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描述:
长治政府网站围绕政府信息公开、在线办事、政民互动三大政府网站功能定位,对提高政府服务公众的能力和水平,建设长治市法制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地理位置和面积范围】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平均海拔1000米,地处太行山之巅,有“与天为党”之说,史称“上党”,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在这里留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丽诗篇。长治市地处北纬35°49'—37°07',东经111°59'—113°44'。东倚太行山,与河北、河南两省为邻,西屏太岳山,与临汾市接壤,南部与晋城市毗邻,北部与晋中市交界。东西长150千米,南北宽140千米,总面积为13955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8.90%。2018年11月行政区划调整后,市辖区面积2631.3平方千米。
【地质地貌】长治市域主要由长治盆地及其周边山区两种地貌单元组成。武乡—襄垣—潞城—壶关以东的中山区,主要为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分布区;襄垣—长子县之间的长治盆地,主要为新生界松散堆积的红土、黄土分布区;武乡—沁县—屯留—长子一线以西的低中山区,主要为上古生界碎屑岩地层分布区;太古界变质岩、中元古界长城系石英砂岩及石炭系铁铝岩仅零星分布。地层出露总厚度约11500米。
长治市地处黄土高原东南缘,从全市整体地貌看,山峦起伏、地形复杂,总体呈盆地状。最高点为沁源县太岳山主峰之一,海拔2541米,最低点为平顺县浊漳河出境处,海拔标高380米,最大切割深度为2161米。长治市地貌大致可分为山地、丘陵、盆地、河谷4种类型。
【建置沿革】长治古称“上党”,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据沁源县华坡遗址考古证明,旧石器时代这里已经有人类繁衍生息。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在这里充分发育。禹分天下(中原地区)分九州,境内属冀州。殷商时为黎国,属冀州。春秋时赤狄人曾建潞子婴儿国,后并于晋国。战国时,韩首置上党郡,后归赵国,治所在长子。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上党郡即为其中之一,辖区涵盖晋东南全部及晋中一部分。东汉沿用秦制,上党郡属并州。建安十八年(213),上党郡入冀州。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上党郡复归并州。西晋永兴元年(304),上党郡属前赵,建兴中(313—317)归后赵。后上党郡归西燕。太和五年(370),苻坚灭燕,上党郡入后秦。太元十一年(386),慕容永称帝于长子,上党郡归之。北周建德七年(578),分上党郡置潞州(是为潞州建置之始),上党郡属焉。州得名,因潞子之国。
隋开皇三年(583),上党郡废,移潞州于壶关。大业元年(605),改潞州为上党郡,隶冀州。唐武德年间(618—627),改上党郡为潞州,并置都督府。开元十七年(729),以玄宗历试尝在潞洲,置大都督府,并置上党郡。开元二十一年(733),潞州、上党郡属河东道。大历元年(766),置昭义军。五代后唐庄宗初,置潞州。梁末帝时(913—914),改为匡义军,岁余,唐灭梁,改为安义军。后晋(936—947),复为昭义军;后汉、后周(947—960)因之。
宋代,太平兴国初(976为元年),改昭义军为昭德军,后为潞州。元丰年间(1078—1085),为隆德府、大都督府、上党郡、昭义军,隶河东路。建中靖国元年(1101),昭义军改为威胜军。崇宁三年(1104),复为隆德府,后为昭德军。金代(1115—1234),潞州隶河东南路,天会六年(1128),置潞南辽沁观察处。
元代(1206—1368),潞州属晋宁路。初为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太宗三年(1231),复为潞州,隶平阳路。
明洪武元年(1368),沿用元制。初,潞州隶行中书省布政使司;洪武二年(1369),隶山西中书省,九年(1376),隶布政司。嘉靖八年(1529)二月,升潞州为潞安府,设潞安兵备,分巡冀南道,治潞安。
清代,沿用明制,潞安府治今长治城。
中华民国元年(1912),实行省、道、县3级制,废潞安府,原潞安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同年4月,于今长治市置潞泽辽沁镇守使署;民国5年(1916)改为潞泽辽沁营务处。民国13年(1924),撤销营务处。民国19年(1930),撤销冀宁道,各县直隶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山西省政府(阎锡山政权)置第三、第五专区。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太行、太岳山为依托,建立抗日根据地。
1945年10月8日,长治解放。当月中旬,长治市(县级)建立,隶太行四专区。1946年6月,长治市升格为地级市,直隶太行区。1950年3月,长治市改为长治工矿区(县级)。1952年3月,工矿区复为长治市,并恢复为地级市,由长治专区代管。1953年7月1日,长治市改由山西省直辖。1958年,长治专区改为晋东南专区,代管长治市。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1975年,长治市复由山西省直辖,设城、郊两区。1983年9月,长治市辖城、郊两区和长治、潞城2县。1985年5月,晋东南地区撤销,晋东南地区所辖平顺、壶关、黎城、屯留、长子、武乡、沁源、襄垣、沁县,划归长治市领属,长治市辖2区11县(市)。1992年11月,经山西省政府批准,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1994年,潞城县正式撤县设市,隶属长治市管辖。2015年2月,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水源特征】长治市地跨海河、黄河两大流域。其中,海河流域面积11103平方千米,占79.9%;黄河流域面积2793平方千米,占20.1%。主要河流有海河流域的浊漳河、清漳河、卫河和黄河流域的沁河等。浊漳河是上党人民的母亲河,在长治市境内河长364.2千米,其南源、西源、北源三大支流及干流流经全市除沁源县以外的11个县市区,流域面积1003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72.2%。沁河在长治市境内河长98千米,流域面积2283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6.4%。全市有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97条。辛安泉是山西省第二大岩溶泉,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是长治市重要的水源。2016年长治市辛安泉水源地被水利部列入全国重要水源地名录。泉域面积10950平方千米,涵盖长治市除沁源县之外的11个县区,以及晋中市的榆社县。泉水出露于长治市潞城、黎城、平顺三县交界地带。
【生物资源】长治市境内有野生动物243种,其中,兽类6目15科45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金钱豹、原麝;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种:石貂、青鼬、水獭、猕猴;省重点保护动物4种:刺猬、复齿鼯鼠、飞鼠、小麝鼩;鸟类16目40科177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黑鹳、金雕、大鸨、褐马鸡;国家二级保护鸟类22种:黄嘴白鹭、白琵鹭、大天鹅、鸳鸯、蜂鹰、鸢、苍鹰、雀鹰、松雀鹰、大鵟、普通鵟、秃鹫、白尾鹞、游隼、灰背隼、燕隼、红角隼、红隼、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短耳鸮;省重点保护鸟类13种:苍鹭、池鹭、金眶鸻、鹮嘴鹬、普通夜鹰、星头啄木鸟、黑枕黄鹂、蓝翡翠、白顶溪鸲、黄脚三趾鹑、四声杜鹃、小杜鹃、红翅旋壁雀。爬行类3目7科15种。两栖类1目3科6种。
长治市植物资源以针阔混交林为主,夹杂有灌木和草本植物。沁源灵空山保存有二三百年的天然林群落。经济林木主要是木本粮油和水果林。国家和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南方红豆杉、核桃楸、紫椴、刺五加、水曲柳、漆树、脱皮榆、刺楸、流苏树、党参和桔梗等二十余种。
【矿产资源】长治市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市12个县(区)除沁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外,其他县(区)都分布有各具特色和优势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岩、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有白云岩、硅石、石膏、铝土矿、硫铁矿、耐火黏土、高铝黏土、铁矾土、水泥黏土、砖瓦黏土、陶瓷黏土、紫砂陶土、花岗石、大理石、红石板、建筑砂等多种矿产;还有硅藻土、油页岩、含钾岩石、钾长石、低品位磷矿、蛇纹岩、钠长石、泥炭、麦饭石、白垩土、水晶、蛭石、石棉、石榴子石、重晶石、冰洲石和煤层气以及伴生的钛、镓、钴等,共40种。最具优势的矿产是煤炭、铁和石灰石。长治市是国家重点产煤市之一。2019年,长治市原煤产量1.3亿吨;已探明的煤层气储量5700多亿立方米,埋层浅,开采条件好。
【气候特征】长治市地处被誉为“黄金人居带”的北纬36°~37°之间,属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长治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被誉为“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和“夏季的无扇之城”。市区东有50平方千米的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有27平方千米的漳泽湖和32平方千米的长治湿地,内有20千米长的环城水系,非常适宜人居人游。2019年,长治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少,全市平均气温为10.8摄氏度,平均降水量为407.5毫米,各县(区)平均日照时数2177.3小时。
【人口】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312.66万人。全年全市出生人口2.14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82‰;死亡人口3.04万人,死亡率为9.70‰;自然增长率为-2.87‰。性别比(女=100)为103.77。
【文化遗存】长治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始祖炎帝神农氏曾在这里“尝百草、得五谷、教民耕种”,开创农耕文明之先河。自秦置上党郡,已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历朝历代 为郡、州、府所在地。2019年,长治市登录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6833处,数量居全省第二,各级文物保护单位133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73处,数量居全省第二,5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3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长治是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密集地,全市各类古建筑从唐代至清代,共有3580处,占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一半以上,被誉为“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数据统计,长治市可移动文物总量223927件,馆藏珍贵文物5193件,其中一级文物448件,二级文物858件,三级文物3887件。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和中共中央北方局在长治长期驻扎,解放战争的第一仗、闻名中外的“上党战役”在此打响,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这里长期战斗和生活过。抗战期间,有12万人参加八路军,46万人随军参战,17万人为国捐躯,被誉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涌现出全国著名劳模李顺达、一至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等一批英雄模范人物,长治因此成为“太行精神”的孕育之地。
【长治方言】长治地处晋东南,淳朴的上党人民在这里辛勤耕作,繁衍生息,逐渐形成独有的生活习性和地方语言。从语种上看,长治方言属于汉语系、北方方言区;从历史上看,长治地区许多古汉语词汇仍在该地祖籍居民中沿用。
根据有无入声和古四声在方言的演变情况进行分区、分片,山西方言共分为6个区,长治方言属于东南区方言。本区方言声调的主要特点是:有入声;多数点古入声清声母字和全浊声母字今声调不同,即入声分阴阳;多数点古次浊入同全浊入;根据去声分不分阴阳、古入声次浊声母的归属和入声是否分阴阳,东南区方言分为长治、沁县和晋城3个片。长治片(包括城区、郊区、长治县、潞城市、平顺县、黎城县、壶关县、屯留县、长子县)去声分阴阳,古入声次浊声母字多数点归阴入。沁县片(包括沁源县、沁县、武乡县、襄垣县)去声不分阴阳,古入声除沁源一点不分阴阳外,其他点都分阴阳,次浊声母字归阴入。
长治话内部差别比较大。市区汉民和回民说话有差别,新派和老派说话有差别,市区说话和郊区说话也有差别。
【少数民族】长治市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人数最多。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长治市有3334565人,其中汉族人口为3310727人,占总人口的99.29%,回族人口为22125人,占总人口的0.66%。除回族外,其他的少数民族人口均不足千人,1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苗族、彝族、土家族和羌族。不足100人的少数民族有朝鲜族、维吾尔族、布依族、藏族、壮族、畲族、白族、侗族、黎族、土族、瑶族、佤族、哈尼族、仡佬族、锡伯族、布朗族、水族、傣族、傈僳族、景颇族、基诺族、东乡族、拉祜族、裕固族,另有未识别民族人口2人。
【行政区划】2019年,长治市下辖4区、8县,1个国家级开发区;132个乡镇,14个街道办事处,3385个行政村,152个居民委员会。
【城市名片】长治是全国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首批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首个中国曲艺名城,也是山西省第一个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
shangdangqu.gov.cn
luzhouqu.gov.cn
sthjj.beijing.gov.cn
wjw.chengde.gov.cn
jgsw.tj.gov.cn
lyj.qhd.gov.cn
tyj.sh.gov.cn
fgw.xingtai.gov.cn